有機食品真的僅僅是貴嗎?
故事要從2012年斯坦福的一項綜述開始說起。
這項綜述評估了240項研究,得出了這樣的結論:
①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有機食品比普通食品更有營養。
②吃有機食品或能減少農藥和耐藥性細菌的暴露風險。
這項研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,許多媒體也紛紛引用。于是,在研究發布不久后,我們就看到了這樣的言論:
「有機食品不會讓你更健康」、「有機食品高大上?心理安慰而已」、「有機食品,只是聽起來很美」
更有甚者:「買有機食品就是在交智商稅」
事實總是復雜的,而為了博得眼球,「精心挑選」和「過度簡化」便成了兵家常用之計。顯然,在這個案例中,「有機食品往往有更少的污染」這一事實被輕松地忽略了。
那么,有機食品到底是更健康還是浪費錢?
①來自動物研究的啟示
人體實驗耗財耗力。所以,我們可以從動物實驗中獲得一些啟示。
在果蠅身上,我們找到了一些線索。當我們給果蠅喂食有機種植的食物時,這些果蠅表現出了更強的生殖能力以及更長的壽命。在給果蠅喂土豆汁的時候,吃有機土豆汁的果蠅抗饑餓能力更強。在給果蠅喂香蕉和土豆的時候,吃有機食物的果蠅有更強的抗壓能力。
在雞的身上,我們也發現了一些類似的結果。吃有機食物的雞不容易變肥,并且它們的免疫力也更強。
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表明,有機食品對于動物的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。
②有機的食物,更少的污染
在有機種植的作物中,農藥的殘留量更低。事實上,非有機種植的食物存在農殘超標的概率會是有機種植食物的4倍以上。
有機磷農藥是一類常見的農藥。一項納入了4466人的研究發現,吃有機食品的人攝入的有機磷農藥要少得多。該研究對其中的720人進行了尿檢,結果顯示,經常吃有機食品的人尿液中的有機磷農藥代謝產物要少65%。
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 Cynthia Curl 表示:
只要你告訴我你常吃什么,我就能知道你攝入了多少殺蟲劑。對于那些容易殘留農藥的食物,如果我們選擇有機的,那對健康而言會大有不同。
此外,有機食物中的鐳含量要比普通食物低48%。鐳是一種能在人體中積累的重金屬,它被歸為I類致癌物,并且鐳和老年癡呆癥、心血管疾病、甲狀腺疾病都有明顯的關聯。顯然,我們應該盡量地去避免這種物質。
由于有機生產過程中不允許使用抗生素,因而有機食品中攜帶耐藥細菌的概率往往會更小。
③有機的動物,更多的omega-3
談到動物食材時,有機飼養的動物制品和普通飼養的動物制品最大的差別在于脂肪酸。
有機飼養的肉食和普通肉食相比,兩者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當;而有機飼養的肉食中的omega-3脂肪酸要比普通肉食高出47%。 omega-3脂肪酸能夠減輕炎癥、預防心血管疾病以及降低老年癡呆癥的風險。
至于乳制品,有機牛奶中含有的α-硫辛酸要比普通牛奶高出69%。α-硫辛酸能夠防止人體中的酶受到氧化損傷,從而起到抗氧化的作用。此外,有機牛奶中的共軛亞油酸要高出41%,omega-3脂肪酸要高出57%。
不過,并不是有機的生產方式直接造成了這種不同。這種差異的主要來源是動物的飲食。有機飼養的牛至少要求30%的營養來自于牧草;而普通的牛吃的基本是谷物。當我們將草飼動物制品和谷飼動物制品進行對比時,也能觀察到基本一致的結果。
所以,你吃的動物吃什么至關重要。
④有機的作物,更多的營養
有機種植植物的抗氧化劑含量往往更高。有機種植的漿果和玉米要所含的抗氧化劑要多出58%;其中的維生素C要多出52%。 將普通的水果和蔬菜換成有機的,所提供的抗氧化劑相當于每天多吃一到兩份水果。
食物的營養密度是重要的,營養豐富的食物會讓你有滿足感。當食物缺乏營養時,它們就無法給身體提供正確的信號。所以,有些人明明吃了很多,卻還是不能得到滿足。
除了擁有更多的抗氧化劑,有機食物中的鋅和鐵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往往更高。
不過,有些研究并未發現有機和非有機食物之間的營養差別。這并不奇怪——事實上,決定食物營養元素的更重要因素在于——土壤。
⑤現代種植——土壤的災難
現代的種植方式引入了大量的化肥和農藥,這使得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大量流失。植物以土壤為生,土壤的貧乏就使得蔬果變得不再營養。
從1950年到1999年,43種不同的水果和蔬菜中的營養元素大幅度下降;其中包括蛋白質、鈣、磷、鐵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。
根據1975年-1997年的數據,我們發現:
12種蔬菜中的鈣含量下降了27%
鐵含量平均下降了37%
維生素A平均下降了21%
維生素C平均下降了30%
土壤的營養流失僅僅是一個方面——更重要的是,土壤中的微生物正在消失。
我們都知道,我們的腸道中生活著上百億的微生物,它們對我們健康的方方面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。這些土壤中的微生物就相當于植物們的「腸道菌群」,它們幫助植物「消化食物」,為作物們提供植物細胞所能吸收的營養物質。
而在這幾十年,人們一方面用抗生素和加工食品摧殘著自身的菌群,另一方面又不顧一切地用化肥、殺菌劑、殺蟲劑、除草劑毀滅著土壤中的微生物。它們的消失,讓作物不再營養。這些走向我們餐桌的食物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滋養。
除此之外,一些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的細菌恰恰來自于土壤。一些土壤中的菌種能夠調節我們的免疫反應,并促進人體的消化和吸收。100年前的人們吃著微微帶泥的「有機」蔬菜,而我們吃的蔬菜更多來自化肥種植的田地——而且這些蔬菜被洗得干干凈凈。于是,這些細菌正在消失,從土壤中,也從我們的腸道中。伴隨著這種消失的是自身免疫病和過敏的節節攀升。
從更大的角度看,土壤中的微生物決定了人類的生存環境。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蛋白質中的含碳量占土壤中總含碳量的30%——而土壤中的含碳量比所有植物和大氣中的含碳量的總和還要多。這些微生物對地球的物質循環起著重要作用,它們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地球的氣候和環境。
可見,以化肥和農藥為基礎的現代農業并不能帶來長久的發展。我們需要有機的、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去保護土壤和附著其中的微生物。只有如此,我們才能真正而持久地得到大地的滋養。
其實,食物是否具有「有機認證」并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它們的生產方式。
養奶牛,就該讓它曬著太陽吃著嫩草。種蘿卜,就該施著糞肥,讓它生在肥沃的土壤。
有機的生產方式帶給我們真正的給養。
這一切不僅僅是更少的污染、更多的omega-3和更多的抗氧化劑,更是完整的菌群、沃腴的土壤——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現在和未來。
來源:有機農業者
- 上一篇:國家認監委放開政府數據,有機農業迎來春天? [2019-01-28]
- 下一篇:《自然》雜志研究:有機農業是未來生力軍 [2019-01-28]